学术文化信息

学术文化信息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术文化信息

⽣态⽂明视域下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峰论坛会议综述

来源 : 弘丰中心     作者 : 撰稿人:夏钰清、李晨阳 校对:李晨阳、冯雪峰     时间 : 2023-04-27

2023年4月8日至9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高峰论坛在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成功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华美学学会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与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共同主办,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承办,美育学刊杂志社协办。

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文联出版社等高校、科研院所及出版社的8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分别围绕“艺术学‘三大体系’构建问题”、“生态美学与生态艺术”“生态艺术学与艺术学生态”、“新媒介艺术与人工智能美学”、“生态美育与艺术人文教育”五个议题展开了论坛。

、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秘书长,杭州师范大学弘丰中心诸葛沂教授主持。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建平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弘丰中心主任陈星教授,中华美学学会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程相占教授,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中华美学学会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师范大学弘丰中心李庆本教授分别致辞。

高建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的议题注重美学与艺术学的结合,生态美学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观念,新的视野,新的理论框架,以生长变化的哲学视角研究艺术的基本理论,给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这些题目关注理论体系建设,关注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也关注新媒介和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问题。这是一个既面向现实,面向实际,而又面向未来的话题群。相信这个会议会引发有益的讨论和争论,贡献出富有启发性的思想,有力地推动美学与艺术学研究的发展。

1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研究员

陈星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杭州师范大学在人文艺术教育方面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以及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强调了学校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视。

2

杭州师范大学弘丰中心主任陈星教授

程相占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华美学学会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历程。他指出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日益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这次会议提供了一个建设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核心思路,那就是将艺术学学科体系放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探讨。

3

中华美学学会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程相占教授

李庆本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既是中华美学学会的第三次年会,也是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年会。此次会议将主题确定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一方面是基于两个学会的职责和任务,希望找到一个恰当的交叉点,这个交叉点就是艺术;同时,李庆本教授认为生态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关注自然到关注艺术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他深信生态艺术学大有可为,这或许可以解决生态美学研究目前面临的瓶颈问题。

4

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

中华美学学会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庆本教授

二、大会主题发言部分

大会主题发言第一场以艺术学“三体系”构建问题为主题,分为三个组逐论谈。第组由李庆本教授主持,程相占教授评议。

山东大学原校长、中华美学学会态美学专业委员会顾问曾繁仁教授以“试论生态美学的学科定位及有关问题——兼答杜学敏副教授有关生态美学的几点质询”为题进行发言,曾教授从三个方面对生态美学的学科定位及有关问题进了讨论,他指出生态美学包含狭义与广义两个概念,广义生态美学指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学,狭义的美学是指当代的自然生态的美学。同时生态存在论美学不是对实践美学的全面否定,是继承其基本观点和理论立场

5

山东大学原校长曾繁仁教授

中国传媒学艺术研究院院王廷信教授以《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生态思考——古代中国艺术生态对当代中国传统艺术传承生态建构的启示》为题,对传统艺术当代传承态进了思考,从古代中国艺术态和当代中国艺术态,以及传统艺术的当代价值和古代艺术态对当代的启示为立足点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6

中国传媒学艺术研究院院王廷信教授

都师范学艺术学部主任王德胜教授以“当下文化语境与艺术学学科建构的现实问题”为题,对艺术学学科建构开放性问题进了思考,王德胜教授认为化存在语境制约着艺术发展的内在向,也是艺术学学科建设的现实出发点。化语境基本点在于“四化”,即“去中化”、“分层化”、“众化”和“意义微化”。

7

都师范学艺术学部主任王德胜教授

清华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教授以“山水:中国式生态美学”为题,从⼭⽔来看中国式态美学,他认为然位于中国艺术成的核中国艺术与⻄⽅艺术有所不同,在于中国艺术圣俗界域截然分,是⽂⼈精神的上下传播。同时中国艺术体现着艺术世界与活世界的重合、⼭⽔艺术与⼭⽔⾃然的重合。

8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教授

南京学艺术学院周计武教授“以艺术社会学的历史谱系与问题视域”为题,从艺术社会学的历史谱系和问题视域展开论述,他认为艺术社会学对从挑战“艺术”、“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常识性观念,到对“艺术”与社会因素之间关系的宏观讨论,以及对特定艺术界的详细动态的微观分析已发展出系列有的思维式和分析具。

9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周计武教授

以上五位发⾔⼈完毕后,程相占教授从艺术学及艺术态学等⽅⾯对以上专家学者的发言进了评议。他说曾繁仁教授讲到了义的态美学与狭义的态美学的定义,态美学意味着态美学不再是美学上的个分学科了,狭义的态美学指然美学。王廷信教授探讨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在中国当代的传承。王德胜教授将化语境分为四化,中国当代艺术建构的化语境问题。

第二组由《天津社会科学》主编时世平主持,杭州师范⼈⽂艺批评研究院单曦教授评议。

艺美学研究中程相占教授以“态美学展望态艺术学”为题进行发言。他提到态美学以态审美为研究对象,现有成果侧重研究对然的态审美,⽽⽣态美学要完善⾃⼰,就必须关注态艺术。

10

艺美学研究中程相占教授

南京学艺术学院副院赵奎英教授以“态语学与态艺术学建构”为题进行发言。她认为态语学其意义绝不于语学内部,是对态美学、态艺术学的理论建构和态艺术化批评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11

南京学艺术学院副院赵奎英教授

浙江学院苏宏斌教授以“媒介与符号——艺术作品存在的两种介质”为题进行发言。他认为在艺术作品中,媒介只有把身的存在让渡给符号,才能让身从阴影转化为实体;符号只有把身的存在让渡给媒介,才能让读者把光驻留于身。

12

浙江学院苏宏斌教授

浙江师范学施光南化研究院院郭克俭教授以“中国戏曲演唱艺术话语体系构建与发展”为题,分别阐述了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话语体系构成结构与发展轨迹,主要从中国戏曲演唱实践与理论两⽅⾯对中国戏曲演唱系统给予分析研究。

13

浙江师范学施光南化研究院院郭克俭教授

杭州师范学弘丰中李庆本教授以“生态文明视阈下艺术学‘三大体系‘建构”为题进行发言,他认为2022年修订颁布的新学科录为艺术学“三体系”建构提供了逻辑线索、时间线索和空间线索。艺术学“三体系”建设标虽各有侧重,却是个相互依存、法割裂的整体,因此也是态问题。

14

杭州师范学弘丰中李庆本教授

以上五位发⾔⼈完毕后杭州师范学人文学院单曦教授进了评议,单小曦教授认为以上发者所谈论的都是问题,都是对国家需要以及教育部对新学科录的发布所做出的回应。李庆本教授谈论到艺术学“三体系”的逻辑线索、时间线索和空间线索。程相占教授是从态美学、态艺术来谈论,赵奎英教授是从态语学进⾏⼀个细致的分析。苏宏斌教授认为媒介与符号是不同的,两者之间有着差异性,是唯他的,指向的是他物不是我。郭克俭教授研究的是中国戏曲演唱技术、话语体系等,他说不要认为戏曲话语没有体系,相反从实践上就能体现出他的体系,从实践上进理论的总结,因具有体系性。

第三组由杭州师范学弘丰中冯雪峰副教授主持,南京学艺术学院副赵奎英教授评议。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孙伟科教授以“文艺经典与理论重建”为题进行发言,孙教授针对艺经典进了论述,他指出学经典研究的四个问题,分别是对研究经典的理论不够与时俱进,潜在新经典培育不够,经典范例研究不够以及经典再创作研究不够。

15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孙伟科教授

杭州师范⼈⽂学院单曦教授以“人工智能艺术与媒介论艺术研究”为题进行发言,单教授指出传统艺术研究范式很难对⼈⼯智能艺术进研究,这就需要提出新的研究范式,⽽⼈⼯智能艺术的发展现实催逼我们建构超出传统⼈⽂主义的超⼈⽂主义的艺术研究范式。

16

杭州师范⼈⽂学院单曦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主编孙晓霞研究员以“艺术作为学术的历史进路——基于跨媒介、跨学科视角的分析”为题进行发言。她认为艺术作为种知识形态,可以具体分为三种形态,⽽⾛向艺术主的知识救赎之路就是艺术哲学。

17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主编孙晓霞研究员

北京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主任唐宏峰研究员以“仁、环境媒介、共通感——近代中国的媒介观念与政治哲学”为题进行发言,她指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语境中,重现种类似的媒介世界观。这种观念融合了传统中国以“仁”、“”为核的思想观念和以太、全景画、幻灯、电影等新进科学观念与虚拟影像媒介。

18

北京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主任唐宏峰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所李修建研究员以“人类学与艺术学理论的拓展与深化”为题,从类学视看艺术学理论,认为类学能够为艺术学理论提供新的视、观念和理论。

19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所李修建研究员

以上五位发⾔⼈完毕后,南京学艺术学院副院赵奎英教授进了评议。对此她说到上述发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从经典到最前沿的。孙教授提到了四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对传统经典的与时俱进的阐释不够,是对潜在的新经典培育不够,三是对新当代为确的经典研究不够,四是直接受经典影响的创作不够。第位发⾔⼈师提出个核的问题,就是当代⼈⼯智能艺术的产,对传统的艺术研究的范式提出了挑战,研究范式必须发改变以接受新的挑战。

21


大会主题第二场以“生态美学与生态艺术”为主题分为两个组逐了论谈。第一组由浙江师范学施光南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郭克俭教授主持,南京学艺术学院周计武教授评议。南开学哲学院教授薛富兴认为博物学是然审美的必要基础和理想范式,博物学与然审美的融合拓展了博物学的化功能。中国联出版社学术分社总监冯巍认为打造具有传播艺评论,是新时代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都师范学哲学系史红教授探讨了北京舞蹈态的内涵、资源与系统。艺美学研究中孙丽君教授谈论了身体在构建态美学家园意识中的作。东南学外国语学院清琦教授以他译著的《嘉丽妹妹》展开论述,并探讨了其中的物叙事。绍兴理学院艺术学院司开国教授主要探讨了抗战胜利后的上海美术馆筹备处,并从其成、功能、作特点等⽅⾯了描述。杭州师范学美术学院郑君教授以新中国“七年”宣传画作为探讨对象,他认为宣传画对各种政策、针与措施的贯彻与实施和各种政治运动的展开,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

以上七位发⾔⼈完毕后,南京学艺术学院周计武教授对此进了评议。他说到以上发主要分为两类,类是偏向于哲学美学的辨析和阐释,以薛富兴师和孙丽君师为代表;第类具体到类艺术当中,从态批评、态意识、新物质主义的转向等理论等视来切⼊⽂本,涉及到学、绘画、舞蹈。这两类报告都有个核观点,这关键词就是“态”,从态这的视域出发,聚焦环境美学、态美学、态批评,在态美学当中聚焦态美学的感知,态美学的意识,在态批评当中聚焦到些具体的类艺术的态建构。薛师认为博物学是建构然审美和然科学认知之间的势融合的桥梁和基础,思维严谨、论证具有说服;孙师论身体在态美学教育历史的作,也是聚焦如何构建家园意识的问题来阐释,主要是从空间的维度来阐释。但周师认为应该是有了家园才有家园意识,不是有了家园意识才有家园。⻙⽼师以⼩⻅⼤,借助新物质主义的物转向理论,借助《嘉丽妹妹》的本分析。对物叙事尤其是诗叙事作了个持续的细读和阐释。司开国教授与郑君教授个聚焦于美术馆,个聚焦于宣传画这⼀⽂本。上海美术馆的筹备,涉及个核问题,是个具体场馆的建构,不仅是空间的场域还是形的美术展示、传播、教育研究及美学思想。郑君教授通过政治宣传画和电影宣传画的艺术表现式、图像语范式,让我们感知到了绘画具有宣传功能,但如何从这样的功能性回到艺术的本体及回到当下来他的作,他相信还是可以展开对话的。史红教授通过北京舞蹈态类型、特征、资源,试图建构北京舞蹈从产到作品到展演到接受的态系统,但他对于北京这个空间区域是否形成了这种舞蹈态。

22


组由杭州师范学弘丰中冯雪峰副教授主持,中国联出版社学术分社总监冯巍编审评议。华东师范学国际汉语化学院王茜教授认为从物转向理论视对现成品艺术进了考察,她认为现成品恰恰是艺术“赛博格”本质的具体呈现者。北京师范⼈⽂和社会科学等研究所孟凡教授从遗产、疫情与虚拟世界三个⽅⾯讲述了族艺术的态变与认识论反思。东南学艺术学院副院超教授谈论了艺术社会学的⼤⼩模式与深浅模式。中国⼈⺠⼤学院常培杰副教授探讨了丹托与阿多诺的艺术哲学,他认为者都具有“美学的历史化”和美学的批评化“两个特征。浙江理⼯⼤学服装学院影村副教授探讨了身体、感官与当代艺术中的新感性。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特聘研究员李主要谈论了类视野下的当代雕塑的创作。

以上六位发⾔⼈完毕后中国联出版社分社总监冯巍对此进了评议。她说到本场报告刚好经历了从物到到社会再到本质,然后回到了感性和参与这个逻辑过程。第位发⾔⼈谈到艺术赛博格,达到了⾮⼈类中的视。艺术作为、物的共体,事实产物的互动关系,但对于发⾔⼈⽂章中的提到“这是基于元论和本主义世界观的艺术观的实质性突破”,是否真的突破了,还是只是种理想。孟凡行师不仅是类视,还是类整体利益的视,他坚持强调的具身性。卢师与常培杰师的发逻辑都是对物对认识两种模式的较研究,卢师是深根艺术社会学,常师主要深根艺术哲学。卢师的⼤⼩模式、深浅模式,分别是情景社会学、结构社会学,它可的互动和背后不可的理论关系都介绍得很清楚。常培杰师站在丹托的时间之后去看阿多诺,德国批判美学与美国分析美学的差异在发⾔⼈的具体较中有具体的呈现。影村师讲身体的具化和身体与灵结合的较,最后李⽵⽼类视野的雕塑,对于冯师来说可能不会只做种艺术。

三、大会分论坛

23


分论坛一主题为“生态艺术学与艺术学生态”,分为两个小组逐一进行论谈。第一组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社长周粟主持,《美育学刊》刘琴副编审参与评议。该小组从生态艺术学和艺术学的生态两个方面深入探讨,涉及到生态批评、生态美学、生态女性主义等多个维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尹航教授从生态批评视野对中国当代环保主题舞蹈进行了解读;广西民族大学何云燕副教授在生态美学视域中探讨了梭罗超验主义思想;此外,相关学者还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卢梭风景画等具体对象进行生态美学分析,进一步说明生态美学的实践应用。第二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俞武松副编审主持,杭州师范大学弘丰中心刘强强讲师参与评议。该小组则从整个艺术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艺术生产、艺术接受、艺术传播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这些讨论,生态美学研究可为艺术活动提供重要理论支持。四川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查常平教授讨论了大众传媒的读者观众视角如何从终端反过来催生了当代先锋艺术的再生产。山东艺术学院刘心恬副教授认为生态艺术教育可为新文科建设语境下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提供新思路

25


分论坛二的议题围绕着“新媒介艺术与人工智能美学”这一主题,分为两个小组进行了深入讨论。第一组讨论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范利伟编辑主持,杭州师范大学弘丰中心吴冠达副教授进行评议。该发言组聚焦于当代艺术前沿,着重讨论了电影、人工智能艺术、数字公共艺术、录像艺术等新兴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为生态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周丰研究员探讨了人工智能艺术的神经美学,华东理工大学蒋苇讲师探讨了迈克尔·巴克森德尔和托马斯·克洛的语境性阐释及相关问题。第二组由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王鲲讲师主持,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蒋苇讲师评议。该发言小组从温州大学张晓剑教授提出的“剧场性”问题出发,涉及到电影、动画、展览等剧场性的具体问题。同时,他们也探讨了“物”“物性”等概念展开了相关的讨论。这些讨论探索了新媒介艺术和人工智能美学领域的前沿性问题,为深入研究该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26

27


分论坛三以“生态美育与艺术人文教育”为主题,分为两个小组逐一进行讨论。第一组的主持人是杭州师范大学弘丰中心唐卫萍副教授,评议人是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郑立君教授。该发言组主要关注于绘画、诗词等艺术门类,探讨了不同时期和人物绘画、诗词中所体现的生态美学,分享了对生态美学的解读。郑州大学美术学院王振讲师以石涛为例阐释“个性化”语言在山水画中的审美特性;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李中诚以丰子恺漫画为探讨对象,重审“子恺漫画”的生成;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同森以劳伦斯·宾雍对宋代山水画对批评为例,探讨了宋韵美学对跨文化建构。第二组的主持人是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庄焕明讲师,评议人是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司开国教授。该发言组主要聚焦于“生态美育”这一话题,从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到抽象的元宇宙理论,对生态美育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苏州科技大学朱鹏杰副教授及常熟理工学院席海建讲师分别从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和大学生美感教育进行了讨论。通过这些讨论,展示了生态美育与艺术人文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也探讨了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推广生态美育的理念。

七、闭幕式

28

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秘书诸葛沂教授

2023年4912时30分,“明视域下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峰论坛迎来闭幕式。闭幕式由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秘书诸葛沂主持。最后,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会李庆本总结发并宣告此次会闭幕。

29

李庆本教授

撰稿人:夏钰清、李晨阳

校对:李晨阳、冯雪峰


版权所有 © 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仓前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38幢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801 传真:0571—28865801 E-mail:ccxx1957@163.com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版权所有 © 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仓前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38幢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801
传真:0571—28865801 E-mail:ccxx19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