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摘要:
视觉素养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概念最早由国际视觉素养协会(IVLA)的创始人之一的约翰·德布斯(John Debes)于1969年提出。2004年1月,国际视觉素养协会的白皮书上将“视觉素养”定义为“理解人们如何感知对象,解释他们所看到的以及从中学习到的”。视觉素养包括视觉思维能力、评论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批评视觉现象的判断能力、创作美术作品并传递视觉信息的表现能力与交流能力,以及将这些能力与经验迁移至学习、工作、生活、社会以及人格中的素养。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从事任何一门工作的人都要高度依赖视觉素养,视觉素养已成为全体青少年的基本文化素养。
在我们思考与讨论艺术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之际,追根溯源,那就是青少年为什么要鉴赏美术作品?通常青少年是抱着各种目的鉴赏美术作品的,这些目的可归纳为几种类型:第一,获得审美感受和艺术体验,达到精神享受的目的(侧重情感)。第二,获得美术知识和技能,达到提高美术创作能力的目的(侧重知识和技能)。第三,提高审美情趣,达到提高美术鉴赏能力的目的(侧重鉴赏能力)。第四,评论美术作品的特征,研究其诞生的过程与原因,达到进行美术史研究、开展美术批评的目的(侧重研究与评论)。第五,获得社会、历史、自然等各方面的知识,达到促进相关学科学习的目的(侧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第六,缓解心理压力,并释放受压抑的潜意识(侧重与心理治疗的关联)。第七,磨练“视觉智能”,促进青少年将通过鉴赏美术作品所获得的视觉智能灵活运用于学习、生活、工作乃至社会发展中,以解决各种难题。诚然,在实际鉴赏过程中,上述目的并不能截然区分,多种目的往往是同时达成的,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中各有所侧重而已。将多种目的加以归纳与提炼,可以得出“鉴赏美术作品是提高青少年视觉素养的有效途径”的结论。
本讲座针对艺术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的不足之处提出对策,并以笔者策划并带领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研究生团队分别与张家港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市杨浦区少年宫、复星艺术中心联合开展的4场新型的馆校结合艺术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为例,证明艺术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青少年逐步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鉴赏知识与方法,拓展艺术视野,陶冶情操,涵养人文精神,提高视觉素养,从欣赏者成长为鉴赏者。
总之,在AI时代,新事物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可以通过艺术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帮助全体青少年拓展艺术视野,掌握鉴赏方法与创意表达方式,积累审美经验,提高视觉素养,成为艺术博物馆里理想的鉴赏者,成为创造未来的人才。
主讲人介绍:
钱初熹,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荣誉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组负责人;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
主要研究方向:艺术教育学、学校美术课程与教学、馆校结合艺术博物馆教育、青少年艺术素养评价。